根據豫社科聯字【2009】38號文件《河南省社科聯關于評選第二屆河南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的通知》精神,第二屆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優秀作品評選活動已經開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河南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評選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力求通過評選,評出方向、評出水平、評出成果,繁榮社科普及作品創作,推進河南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
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河南省行政區域內的公民出版、發表、播發的下述社科普及作品,以及省外公民以河南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為內容出版、發表、播發的下述社科普及作品,均可申報本次社科普及優秀作品評選。
1.社科普及圖書:國內公開出版或經省級以上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批準出版的社科普及圖書,包括著作、編選作品、翻譯圖書、編譯圖書、畫冊等。
2.報刊社科普及作品:在國內公開發表或經省級以上新聞出版管理部門批準出版的報刊上發表的社科普及作品,以及取得成效的社科普及論文、研究報告、教育科研論文等。
3.廣播電視節目:在地市級以上廣播電臺、電視臺播發的原創社科普及節目。
4.叢書、套書:叢書(或稱文庫,每個選題各自獨立成本)每個選題為一種。套書(幾本為一套,合成一個體系)每套為一種,只有全部完成出版后方可參評。
5.社科普及音像制品、圖片:正規出版社出版的CD、VCD、DVD等社科普及音像制品及圖片(附文字說明);未正式出版,但在實踐中效果明顯的社科普及講座音像制品及圖片(附地廳級單位證明和講稿或圖片文字說明)。
已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的社科普及優秀作品,不再申報參評;外文和少數民族文字社科普及作品暫不參加本次評獎活動;已參加過首屆河南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評選的本次不再申報。
1.具有較高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主題鮮明,內容健康向上,能啟迪智慧,激勵人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作品。
2.在普及社科知識、提高公眾人文素質方面取得顯著效果的作品。
3.圖書編校質量達到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圖書質量管理規定》中規定的合格標準。
4.作品受眾面廣,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可附有關證明材料)。
本次評選分為哲政類、經濟類、文教類、歷史類、音像類五個類別,設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個等次。
向獲獎者頒發河南省社科普及優秀作品獲獎證書;獲獎作品向有關部門推薦;評獎結果向作者單位通報,作為業績考核、職稱晉升的依據。